11月182019
杨家明:听!黑胶的味道
在网上,经常看到发烧友们为争论黑胶唱片和CD的优劣,一个帖子激起千层浪,几千个帖子紧跟其后大动干戈,可对我这个放弃CD只听黑胶的人来说,其实我在乎的只是它特殊的音乐气质。
我只听古典音乐,流行、爵士都不听。以前一直听CD,家里也已经累积起满满几大架了。大概是四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第一次听到了黑胶古典音乐唱片,现在都不记得是哪张唱片了,但是那种深重厚实的质感像水一样,慢慢地深深地渗透进我的心里,这是我从CD中从来没感受过的。于是我就收起了CD机,把所有的CD打包封藏,有朋友要的话就捡出来送给他们。
黑胶和CD到底有高下之分吗?我不会那么技术地分析,纯粹感性地比较音质的话,我只是不喜欢CD那么尖的音线,而黑胶呢,通透、清澈、开阔,它通过你的耳朵传递的是一种非常温暖的感觉,有人情味,不像数码那么冷冰冰。
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,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,之后,就再没有过这样的年月。所有古典音乐的演奏大师,包括混音师,在那一段时期灌制了无数张经典唱片。当时唱片录制的方式,只能一次成功,一个话筒没摆放好,一种乐器没配好,都要重新来过一次,那样高水准的混音师,现在全球加起来总共都不超过10个。而恰巧,那时候的音乐载体,最重要的就是黑胶唱片,是它幸运地保留了最好的音乐。比如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,他现在的唱功根本无法和20世纪70年代时相比。黑胶记录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一段历史,但是现在,仅仅有几家公司在为黑胶发烧友继续生产唱片,其他的,都早已经停产了--太小的受众,形成不了一块单独的市场。有不少经典的音乐和演出录音,因为丢失了母盘,所以不可能找到同样内容和水准的CD,只能在黑胶唱片里听到了。
CD的产生是商业的成功,却并不意味着古典音乐的进一步成熟。它非常方便,录制上完全可以后期合成,演奏者、歌唱者的种种瑕疵都可以后期弥补,所以"音乐家"诞生就特别容易,以前一个音乐家一年出一张唱片已经算太叫人惊喜了,现在的歌星一朝成名天下,一年出几张个人唱片太容易了;听众听起来也方便,可以随身携带,可以随时变化选择曲目,黑胶就不行,一张就20分钟,30分钟,你只能安安静静在家完整地听;唱片公司也容易赚钱,CD压制生产比黑胶方便得多,一张母盘压几万张都没问题。
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载体出现,也相信未来的音乐一定能够超越20世纪70年代的水准,但那是我不能看到的了,而且,现在也看不出这个趋势,好像在做音乐的人们的态度不同了。不说音乐本身,光看看黑胶唱片的封套,你就看得出那时候的人们对一张唱片的讲究几乎到了完美的地步,厚实的纸张,毫不含糊的印刷,朴实自然的造型,打开一张黑胶唱片的盒子,就如同打开一件艺术品,没放进唱机就似乎能听到音乐飘出来,你不能不为之沉醉。而现代音乐产品的包装,乍一看似乎颇有创意,品质也不错,但是经不起细细品咂。
其实我看不懂乐谱,更没任何家学渊源,可以说完全不懂音乐,只是纯粹的欣赏,只是在买唱片的时候慢慢知道了许多音乐背后的故事;我更不是一个收藏家,四处淘选黑胶唱片当然是件乐在其中的事,可我买了就会听,买重了就送朋友,不会留在家里等着升值,也绝对不会设想有一天开个店去做黑胶的生意。常听的几百张就摆在客厅沙发旁边,还有几千张放在书房的架上,也不必编号,要哪一张一伸手就能抽出来;我也不是发烧友,不管有没有经济基础,要是为了一张天价的黑胶唱片影响家里的生活,我是不干的,我对音响的要求也不高,合适就行,目前这套已经用了好几年了,买的时候一共花了几十万,不便宜但也不是顶级的,我不追求这个。
我已经有好一阵没上班了,找不到合适的机会,就在家里放着音乐,喝功夫茶,太太和孩子都不喜欢,但是他们也不反对,我哥哥倒是和我有共同语言,他家里也有几千张黑胶唱片,和我不同的是,他听许多种类的音乐,对音响器材也很着迷。
我的生活一直这样,黑胶让我的生活很安稳,就像它放出来的声音一样,但是你要说它改变了我什么,我可以肯定地说一点儿都没有;你也不要问我黑胶是不是代表着什么文化回归,这些深奥的道理我都不懂,我只是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而已。
采访手记
在广州玩黑胶唱片的圈子里打听到杨先生并非难事,更何况,他对同好者的友爱是出了名的,难得的是让他接受采访。在广州电台著名DJ周道先生和发烧友况先生百般劝说下,我终于作为一个记者进入了这个被发烧友论坛的坛友称为"古典音乐黑胶图书馆"的家。
总以为玩这种既"高"(高雅)且"贵"(昂贵)的东西又到了如此水准的人,一定会和"家学"、"艺术修养"、"富豪"等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,当然,杨先生并非如此却也不会让我失望,一盅盅喝着他的功夫茶,一张张听着他的唱片,才知道欣赏音乐原来可以如此简单纯粹。他的话不多,我的采访机也没刻意去录,就那么一直转着,回来打开来听,全是背景音乐。
每个人都在劳作,为了所谓的幸福生活,早年的辛苦积累给现在年满42岁的杨先生一个音乐的回报,他睁着亮亮的眼睛:"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出去做事,现在没事就好好在家听听唱片,很好的生活啊;出门的时候,真后悔自己没先买台唱机--杨先生送了周道和况先生每人一张《四季》。
本站只是转载,本站看到的来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3ef30b5501000c4m.html
本文固定链接: http://hjmi.net/post-126.html
发表评论
木有头像就木JJ啦!还木有头像吗?点这里申请属于你的个性Gravatar头像吧!